|
发表于 2020-9-1 22: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信阳市 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古老生命印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泥狗”产生于伏羲时代,并一直流传到现在。现如今却面临着一系列的“生存”问题。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伏羲文化,了解泥泥狗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建立文化强国,以及通过文化传播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2020年8月8日,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三下乡团队--激活伏羲文化活力团队前往淮阳拜访中国艺术家邵波老师。
邵波,泥泥狗手艺拜于房国富、许传科、任国伦三位恩师。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泥泥狗协会主席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授予其艺术家称号,曾多次获得山花奖、百花奖等奖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古老生命印记,是国家的鲜活民俗基因,凝聚着集体智慧、情感 传承、精神归宿。如今,在现代文明科技致胜的侵蚀下,在当前文化消费市场的冲击下,在“娱乐至死”的浮躁社会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境况不佳,或被边缘化、或没落,令人担忧, 其传承与革新迫在眉睫、任重道远。为了更加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泥泥狗”的境况以及发展环境,团队前去拜访了艺术家邵波老师。
在与邵波老师取得联系后,邵老师给团队成员出了一个问题,为泥泥狗写几句顺口溜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去传播泥泥狗背后的文化性质。团队成员集思广益,最终选出了六个有关泥泥狗的顺口溜。之后团队便前往邵波老师的工作室去对泥泥狗做进一步的了解。
到邵老师工作室后,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述了泥泥狗与伏羲之间的关系,他说到:“泥泥狗是依附于庙会而产生,是淮阳太昊陵“人祖庙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在讲完泥泥狗与伏羲之间的联系之后,邵老师又为我们讲述了泥泥狗的色彩作用,泥泥狗与养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泥泥狗以黑底为主有附着其他色彩,人们看了泥泥狗后可以使人身心愉悦,因此来达到养生的效果。在团队成员询问道他是如何看待泥泥狗的发展现状时?邵老师眉头紧锁,表现出一副忧虑的神情。他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泥泥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城市体制的不断完善,原来卖泥泥狗的婆婆、大爷在哪里都能卖,现在卖的人却越来越少了。以及泥泥狗制作周期长,价格贵,购买的群体也不一样,懂得收藏的买来收藏,像一般家庭市民也不会去购买,他们觉得没有意义。每个人对泥泥狗的看法不一样,那泥泥狗的生存状况也就不一样。
在与老师交谈完与泥泥狗相关的问题后,团队成员便就其他问题与邵老师聊了起来,邵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述了自己的生平经历以及自己与泥泥狗之间的奇妙缘分,每每说到泥泥狗邵老师脸上都有充满了笑容。之后,老师又给我们讲起了淮阳的历史从千年前到现在淮阳的历史变迁过程。谈到家乡,团队成员也活跃了起来,纷纷说家乡好吃的、好玩的以及淮阳历史上的重要程度,在谈完之后,段队成员均为自己的家乡而骄傲。
在与邵老师及其家人进行合影以及对邵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之后团队便离开了。在经过邵波老师工作室门前的巨大雕塑泥泥狗时,团队成员深感自己身上的担子,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保护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