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章之美谓:华
礼仪之大称:夏
经天纬地曰:文
临照四方曰:明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衣冠在其本源上,是上古圣王用以化成天下的器物,寓有人之为人的美好德行;礼仪是其运用的治术,冠、婚、丧、祭等各种礼仪承载着道德劝导的功能。弘扬大道,空谈道德仁义发挥不了实际作用,需要用具体的器物来承载它,才能变得直观,才能植根于社会现实,而后形成人们乐于接受的活生生的文化形态。
如果说华夏文明是一棵大树,民族精神是道、是树根,礼仪习俗是术、是树干,衣冠服饰便是器,是它的枝叶,叶虽不等同于根本,却可通于根本。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服制:圆袂以应规,交领以应矩,阔袖交领取法于先民天圆地方的观念,汉服的纹饰、色彩也均是取法自然的。美感:由于华夏传统天人合一的基本理路,人们的审美观念也由此而来,容易对符合天地自然的事物产生美的感受。汉服的这种美感,是吸引很多人认同它的重要原因。道义:天圆地方的认知,并不是一种古老的错觉,我们并不只因它是传统的才尊重它。《礼记深衣》对圆袂、交领和后背垂直中缝这样解释:“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可见,汉服化自于天地的结构里,也包含着人们应当践履本于天地之道的道德。外圆而内方,圆润而刚强,方正而厚重,汉服所载之道也。
汉服的服制、美感乃至其道义内涵化自于天地,人乃天地化育而出,人类文明也化自于天地,人的审美感受和德行践履来自于对天地的理解。此为一:天地生之本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