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寇滟 发表于 2020-9-25 10:18:42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指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乡村振兴战略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不仅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也是难点所在。近年来我国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取得了较大改善,农村文化建设也呈现出较好, 较快的发展态势。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乡村建设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倾向,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农民的实际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和不协调,农村文化建设与当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也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邻里矛盾突出、诚信缺失、德孝文化削弱、陈规陋习突出,乡村增加了不和谐的音符,各种矛盾的积累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阻碍乡村的发展。因此,建设乡风文明,既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我国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农村社会不良风气日益滋长
   1、        农村日常生活单调,打牌赌博现象普遍
据笔者多次走访项城农村了解,村民的日常生活单调乏味,闲暇时间除了去河边钓鱼、看电视、守礼拜以外,打牌成了非常受欢迎的选择。很多村民在家里、商店都提供桌牌服务,特别在春节期间赌博现象尤为普遍。有的农民外出打工,辛苦一年攒下的积蓄,在一夜之间输个精光。赌博风气盛行,破坏了家庭关系,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2、        封建迷信之风继续抬头
据笔者访谈项城一些农村的村民了解,逢年过节或者特殊日子,许多农民会进庙烧香祭拜。有的家庭盖房子、结婚、生子、丧葬等都要看黄道吉日。农村丧礼十分讲究排场,焚祭用的纸马纸牛、纸质的童男童女、甚至纸家电、纸轿车、纸高楼大厦一应俱全,最后付之一炬。这种祭奠活动实际上失去了祭奠死者和尊重生命的本意。
   3、        浪费攀比之风较为突出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村民之间相互攀比,造成农村铺张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近几年农村的婚丧嫁娶十分讲究大排场,少则上万元,多则十几万元。“因婚负债,因婚返贫”的现象普遍。
    (二)        农村文化活动极其贫乏
农村文化活动是农村的生活和交往方式。积极健康的农村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丰富农民生活,有利于建设乡风文明。据笔者了解,许多农民喜欢简单直接、具有娱乐性的文化活动。农民参与的文化活动比较普遍的是广场舞、听戏、看电影等活动。甚至很多农民更愿意以看电视、打麻将和打扑克等娱乐形式消磨时光,不愿意阅读书籍和报纸来提升自身素质。正是由于农村缺少有价值文化娱乐方式,村民才参与这些活动来填补自己的休闲生活。
    (三)        道德规范作用不断减弱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对外来的思想接触的越来越多,一些优良的道德传统被部分农民抛弃,农村道德规范作用出现弱化趋势。部分农民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顾道义,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不顾道德,小偷小摸,有的甚至将公共财产占为己有。部分农民缺乏环节保护意识,随意丢弃废弃物,恶意破坏生态环境。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利益至上的原则正在对农村人际交往带来冲击,这使农村人际关系日益功利化。农村社会原有的善良淳朴被逐渐遗弃,原本淳朴忠厚的农民也变得更加善于“算计”和注重现实利益。
中华传统美德培养了历代农民善良、忠厚的优秀品格,“孝”“敬”等美德像血液一样流淌在广大农民的血脉中。当前,在许多农村传统美德正在不断丧失。一些农村地区,婆媳关系紧张、虐待老人的现象屡见不鲜。
    (四)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匮乏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不仅是农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还是政府履行文化职能,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方式。据笔者了解,项城很多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极其匮乏的。村里配备的有健身场地,但设备极其陈旧,利用率也非常低。新建的有村民活动广场和戏台,但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村民从这些文化设施获得服务是相当有限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