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恭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大典在太昊伏羲陵隆重举行
杨柳吐绿,大地春回。 3月8日,农历二月初二,万众瞩目的传统祭拜盛会——己亥年恭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大典在太昊伏羲陵统天殿月台广场隆重举行。来自全球华人代表,企业家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千余人喜聚盛典,拜谒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共同祈福华夏繁荣昌盛。3月8日,天气晴朗,古城淮阳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淮阳龙都大道、新华大街和羲皇文化广场,到处是来“赶会”的乡亲,广场上人山人海,一支支民间艺术表演团体不停地用盘鼓、狮子舞、高跷、肘歌、担经挑、抬花轿、大头偶、响锣等欢迎海内外的羲皇子孙“回家”拜祖。
6时50分,恭祭大典正式开始。撞钟、击鼓、鸣礼炮。随后,湖北新福源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元林先生,河南省范蠡商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张友伦先生、副会长王四海先生、祝东坡先生,秘书长方涛先生,台湾伏羲八卦庙主持薛炎助特别代表时春龙先生,吴窑1575私藏酒业董事长侯娜女士,太昊陵管理处代表,河南轩城投资集团董事长施政伟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分别向人祖敬献花篮、奉香、献爵。河南省范蠡商文化促进会会长苏钰洋先生恭读祭文。之后,全体人员向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行跪拜礼,唱《祭祀歌》,献《祭祀舞》。恭祭大典仪式结束后,参祭人员深情拜谒了伏羲陵。
今年的祭典活动与往年有两大不同,一是祭祀大典由河南省范蠡商文化促进会自发出资举办,官方不参与,由公祭改为恭祭;二是由原来简单的三鞠躬礼改变成为较为庄重的三拜九叩礼,更加充分地展示了中华传统祭祀文化内涵。
据载,太昊陵祭祀活动始于春秋,从宋朝开始便有记载,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亲颁“修陵祭祀诏”,每年仲春以太牢祀之。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自制祝文,遣官祭祀,此祭祀之举为后代帝王所效仿。仅明清两朝,帝王遣官来陈祭祀者达52人(次),清末已具相当规模,民国时期尤盛。2004年,朝祖会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6年,太昊伏羲祭祀大典被列入首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页:
[1]